大概是三四周之前,我就想写这一篇文字了,但是迟迟没有动笔。其一是不知道如何表达,其二则是因为确实越到年尾事情越多,根本停不下来。现在,我决定动笔,我怕脑中的想法过段时间就消散了,趁着还能抓住它的尾巴,就把它拽回来利用一下。写一写,对我来说也好似停一停,就像是无功利地自娱自乐,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而写,算是奔跑中的一段歇息。按理说这个时候年尾更不应该停歇的,但是这个时候,我反而越没有动力了,事情多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也产生了选择苦难症,先做哪个呢?纠结纠结着,心累了就躺平了。
要么就刷手机,一刷时间就偷摸着跑了,刷的时候是真的控制不住自己,有时候刷的时候还会有负罪感,但是也耐不住手机的吸引力。刷推特刷小视频刷小红书,这三个已经成为我的主要娱乐软件了。追剧看电影我倒是不看了,我之前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就是上学期间尽量不看电视剧不看电影。这个尽量,你们品一下。其实我还是追了一部剧的,因为比较火,我就想看看,结果一下看上瘾了,两天时间速通四十多集。两天倒也罢了,但是把我的生活节奏忽然打乱了,打乱了也就罢了,我还有一天时间茶不思寝不语忧虑起来了我落下的课业。于是我就努力不碰电视剧,我也很奇怪怎么这个我忍下来了,那三样没忍下来。不过有时候我还是会在小视频里刷别人讲电影讲电视剧,这么看,我倒也没戒掉他,只是选择了一种更方便的路径去接近他。
我现在回看一下这段日子,真的好像记不起来什么了,大抵是过得心不在焉。小视频或者小红书一类的娱乐刷一刷就过去了,日子也是匆匆忙忙漫不经心地过了。突然发现,一年怎么又到头了,我身上还穿着去年过年买的衣服呢,感觉也没穿几次啊。要说我没经历什么吧,现在周遭的变化倒也挺大的,环境、生活习惯……哦,至少我把大学城的路给熟悉了,你要说大学城想去哪里,我心里大致的对它的方位是有点数的,除非那个地方确实是与我缘分未到,从未去过。
但是,我真的记不住吗,我要是想一下我这些日子经历了什么,也是能想的,就是要顺着记忆倒流一下,不然我还怎么往下去写。就以今天来看的话,我手机在骑电动车的时候从口袋溜出来掉在马路中间然后给两辆车压了一下。我先吐槽一下大学城的马路,今天真的是个意外,那一块路我正好没走过,平日里我上下学有我熟悉的路径,比如说这条路的哪一侧是平坦好走的,哪一侧是有坑洼的。今天说巧不巧电动车道前面入口给一辆汽车给堵了,然后我就只能走大马路了,谁知道大马路上一个坎,我下小坡碰到那个坎就飞起来了。
屁股离开了座位,手机顺便也离开了我的口袋。叱咤一声手机就掉了柏油路上,那个路也不是什么好路啊,上面还有很多马路的碎片。然后我飞下来往前跑了一段距离之后才把握住电动车,一转头就是一辆公交车开过来。我想着公交车这么大,他的裆那么开,往左边开一点就能避开我的手机里,但他都不给我手机从他胯下穿过的机会就撵上去了。那个时候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内心没有什么波澜,也可能是强装镇定,因为我那个时候好像听到路人说什么手机什么的,说不准就在说我,我不能慌张不然太丢脸了。我想去捡手机了,后来又有一辆小轿车跑来了,他轮胎那么窄,怎么也恰好开上去了。这么时候有些崩溃了,看到后面没车,我骑小电驴就狼狈的过去捡,然后飙走了。
一说到电子产品,我又想到了我的耳机。也就是上个星期,耳机也是从我的裤子口袋偷跑出来了。这么看的话,以后买裤子要买有拉链口的,这样东西不容易掉。但是我能只是说我自己运气差吗,我感觉把所有的坏事都归因于运气的话,可能也是一种自己的逃避。怎么说呢,要是骑车骑慢一点,就算碰到那个坎我也不会飞起来,手机可能就不会掉了。再者,打车的时候不检查自己的东西有没有带齐,这也不能怪别人,何况有的网约车还会提醒你带好所有物品。无论如何吧,事情都已经发生了,我就只能给我的悲伤预留一些时间准备接受他的到来。实在不行,去寺庙求一求转运,去刮点彩票希望运气弥补一些,还是不行的话,我倒是可以带着彩票去寺庙刮,刮开一个就拜一拜再挂一个数字。
现在倒是看到很多人去烧香拜佛,你说他们是信佛,我是不信的,很多人可能就是给自己找个寄托想让自己有点盼头。也不至于是盼头吧,也可能就是给乏味的生活增添一点神圣感以及趣味,或者追追潮流娱乐一下。刮彩票也是一个道理吧,小刮怡情,反正刮中了就是赚到的,刮不中就当是花钱体验一把刺激感,这种刺激感是开心的刺激,可不是上课没去碰到老师忽然查人的那种惊悚。做这些事情都是要花时间的,其实给自己留出一些这样的时间也行,去寻求一些风浪去接受自己的悲伤到来,去想想自己。对啊,我们一直低头努力一直追赶,这背后的原因中自己的成分占了多少。这该怎么说,或者说,你有多愿意多喜欢去这么干,又有多不喜欢去这么干,你现在是开心的还是悲伤的,这真的是你的兴趣你的喜好还是背后有其他的因素驱动催赶你。
怎么感觉说了这么多,全在输出这几天的糟心事,看来最近真的是没什么好事。也有那么一两件,比如我和朋友去刮彩票,哈哈你猜我前面为什么提到了彩票,不就是因为我们去刮了吗。那一次我们刮了一百,也刮到了一百,说起来就是保本,没赚到钱,我们还是开心的不得了,这就相当于是没花钱买快乐。
我现在就是决定,留一点时间只为自己,想想自己的感受,想想自己的欲望,想想自己的真实想法。用心去接触外界,注意听到的一切,感受肌肤上的一切变化。我是风,我是山野中的精灵,驻足、抬头看,我是天空的一道彩虹。
那天,早晨,阳光,上学的路上,我看到了一辆洒水车,它撒了一个彩虹尿,我看了好久。
嗯,stop。现在我写下这句话已经是距离上一段过了七天的样子,现在我在七天后继续写完这篇小日记。哈哈,你猜为什么,因为年末了,因为一堆 ddl,总之我将继续写完它。这几天经历的事情太多了,慢慢的我前面讲的那些东西到现在我已经不是在意了。习惯了后背破碎的手机,习惯了镜头周边碎成了渣,也习惯了他拍照会糊。哈哈,是的,最近的口头禅是突然哈哈一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无聊的时候哈哈一下,跟朋友聊天突然哈哈一下,开心的时候哈哈,心酸的时候哈哈,哈哈一下全都过去了。哈哈,不是有说法是,我们开心会笑,我们平白无故的笑也会让我们开心吗,希望动不动哈一下能给我带来快乐。也不是说最近不快乐,但是快乐这个东西肯定是多多益善的。
也不只是说最近吧,毕竟现在年末了,要看肯定是看这一年的。年末的时候总会有一个特别的活动,那就是去查看自己的 app 的年度使用数据,自己这一年吃了多少钱外卖,听的什么样的歌,睡眠的数据每个月是怎么样变化的,还有一年中看了些浏览了哪些主题的网络内容之类的,包括我前几天在 GitHub 上看到一个开源项目是把自己的聊天记录本地破解打开,然后用程序来统计一下年度的用词习惯什么的(还蛮有意思的,但是我懒得折腾就没怎么关注了),我看他的 star 涨的挺快的,而且这几天朋友圈也是被各种 app 的报告刷屏了。抛开数据被 app 供应商利用这种事情,我觉得这个东西倒是挺不错的,我们终年忙忙碌碌的,首先事情太多我们自己可能有点难以概括,其次我们平日里也没有记录自己的习惯,因此看这些个东西就好像看到了自己一年中活动的痕迹,可能心里会有“哦,我还活着,我干了不少事”这种感觉。用数据可视化自己,可能也能发现我们自己都发现不了的一些细节。我个人是特别喜欢记录下每一个时刻的,如果有个每天无限电量的摄像头带在身上记录身边的一切,包括声音和影像,以及加上一些传感设备来记录自己的身体,倒不是说这些用来干什么,首先我最 prior 的想法就是记录,完全就是想拥有自己的全部数据。
这就像是掌控感,我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干了什么。就比如说,这些东西都记录下来,然后用本地大模型来分析,之后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来可视化,这种感觉就很爽,可能是个人的一些癖好吧。当然了,这都是幻想,不过也是有了这样的设备。前段时间美国的一个科技初创公司 Humane 就推出了这样一个产品叫 AI Pin,他就是记录你的一些日常,我当时看了就特别喜欢。但是呢,这种东西,国内还买不了,他现在只在美国发售,具体使用状况是什么样的我也不清楚,一般来说幻想和实际体验都是有差别的,何况这还是一个初代产品。那我在电脑上也下载了一个这样的记录软件,我设置的是一年的屏幕录制,就是保留过去一年的屏幕录制,然后我可以回溯我过去一年用我电脑使用了什么。我倒是不在意我的个人隐私,我感觉我也没什么太隐私的东西,我的密码账号除外,你说我搞我们专业的研究,我现在的水平也还达不到需要保密的地步,所以我倒是不担心,更不担心他获取其他的一些数据了,我平时刷短视频刷帖子播客时候的 cookies 这样的东西估计早被卖了,不然我使用的这些软件也不会给我推送这么精准。包括我网购,一点开首页,就发现这就是我想要的,我甚至之前都没搜过他,他就能给我推送。
我的音乐 app 给我的年度关键词是“美好”,我自己回想了一下过去一年,我想过很多问题,去了不少地方。我在年初寒假的时候与家人待在一起思考过是什么将家人聚集在一起,家人又是怎么走散的,我也思考过家人的生老病死,我想过我以后老了的时候,我想过婚姻的意义,我真的要结婚吗,结婚与恋爱的不同是什么,那孩子呢,生育的目的又是什么,然后我又感觉思考这些的前提还需要思考我到底是为谁而活着,如果抛开所有世俗告诉我我该怎么做这样的传统以及行为准则,我会怎么做,还有更近一些的我要去读研究生吗,我们从小到大不断苦读长大以后还要努力奋斗的意义与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为了拼搏六十年换取最后二十年的快乐吗,当然了,这些到了后面我都没有继续的深入思考下去,首先是我的见识太少了,自己与自己思想的碰撞始终是像在泳池游泳一样,怎么也见不到海里的景观。然后我今年也去了些地方,最年初的时候去爬了黄山,然后春天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去长沙玩了两天,之后就是暑假的时候一个人去了南京苏州,还有去了成都,之后就是有一次去了海边,之后就是舅舅的婚礼,这应该是我记忆比较清晰的也是我真的参与到婚礼中的一次(挺有趣的)。美好的瞬间其实很多,只是我忘了,这也是我个人的一个特色,容易忘事情,所以我说我才需要有个东西来一直记录我。
也是基于此,我自己养成了一些习惯,首先是 todo list,然后就是做日程规划。然后用这些软件来提醒我每周每天甚至是每个时刻我需要干什么。但是就像我前面说的,我有时候总是“志向远大”,总想着给自己多安排一点事情做,然后安排的满满的,最后确是不尽人意。之前读过一篇文章“Live Fuller, Not Bigger”,我不知道该怎么翻译才顺一点,大概意思就是过得充实而不是追求远大目标。其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亚里士多德谈到了一个概念叫做‘eudaimonia’。这个词在英语中无法准确翻译,但可以理解为繁荣,或者是我个人最喜欢的“美好的生活”。它意味着生活不是关于短暂的快乐或宏大的姿态,而是关于有一个生活的理由。当我想起那些安静的早晨,大家的笑声和小狗在地上伸展时,我不禁感受到与这位古代哲学家的亲近。也许,也许在这些低调的时刻,我正在领略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意义——这些时刻并不因其宏伟而定义,而是因其真实性,因其所培育的真正的联系。”
日程一定要安排的这么紧凑吗,每天越忙碌才会越有意义吗?讲到这里,我发现我好像把幸福有意义的生活割裂开了,把忙碌和充实捆绑在了一起,也就是说我把自己的生活目标设定为忙碌的,这样才会有意义,这样才叫做充实。事实是,我感到有压力,这样的生活幸福感会很低,其次我误解了忙碌和充实。在这个作者的文章里,我想我把完全对立的两个概念混在了一起,我可能过于追求远大目标了,但我过得并不充实。我想充实可以包括忙碌的工作学习,但是他还包括其他的,更加多样化。把精力投入到其他的美好当中,散散步,见个朋友,在安静的早晨看看书(当然,我一般都睡到中午)或者是像现在安静的晚上听着舒缓的音乐写着文字。我好像太过于专注到一个维度当中了,生活不止是只有这么几个维度。
这么看来,我是一个经常高估自己的人,除了在安排事情上高估自己的能力,还有一个表现也能看清,那就是我对自己的生产力。我似乎陷入了一种生产力的困境当中,这种困境首先是来源于我的输入太少,我的愿望很大,我也很自信。我总想着去产出多一些文字,总是去倒腾各种 note-taking app 然后最后有个现象,我的笔记都太分散了,我到现在也没形成自己的 workflow 甚至于有时候我的 app 的更换速度都快要超过我的文字输出的速度了。我的注意力被多样的 app 干扰了,然后就进一步促进效率低下。那我的年度关键词应该要换一下了,哈哈,改成“自信过头”和“捣腾”,他们将作为警示陪伴我接下来的日子(可能我过几天就忘了)。
现在,此时此刻已经是历史。时间在你从头看到这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是现在,你看完这段文字的时候已经是过去了。有时候也不必太纠结几分几秒的时间,我相信大部分人即使是在最忙碌的时候也有为天空金灿灿的晚霞停下脚步、为路边盛开的野花驻足的那么几次。抬头看一下天空,或者眺望一下远方,万一看到彩虹呢,万一看到两只小鸟在谈情说爱呢,万一看到一个漂亮的姑娘或者帅气的男生呢……
本文图片均由 AI 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