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学习方法以及观念

  • 许多学生以他们投入到学习中的时间为豪,但往往没有相应的成果,也就是说,成果不与投入的时间成正比,而是投入的质量。

  • 学生们通常依赖于被动的方法,如划重点、制作漂亮的笔记等,这些方法并不特别有效。

核心理念和技巧

  1. 转变思维方式:摒弃学习时间越长就掌握的知识越多的观念。有效的学习通常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2. 帕金森定律:强调设定具体的基于时间的目标,以防止浪费时间。该定律实际上是指工作会扩大以填满为其完成设定的时间。比如说我以前,把周六拿来做数学作业,这样有一个缺陷是什么?我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框架来框定我什么时候做完它,周六这一天太宽泛了,如果说我说的是周六的上午十点到十二点,又一个 deadline 的话,目标会特别明确,行动力也会更强。

  3. 深度工作:完全专注于一个任务,建议花更短的时间进行更有效的学习,而不是花费十二个小时进行效果不佳的学习。一般来说,我在深度工作的时候,会尽量远离电子产品,除非真的不得不辅助要用到电脑手机,我一用完也会立即关闭。很多人喜欢用电脑来处理一切事物,但是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的电脑不只是有我们的工作内容,还有一些娱乐内容,那些娱乐内容在我们工作的时候很容易让我们分心,即使我们没有在使用电脑的时候看到他们,但是一碰到电脑我们难免会想到我们用它来娱乐的场景,这样就会让我们分心。我一般的方法是让这种使人分心的项目作为奖励,也就是我完成任务后的奖励,把干扰物化为行动的动力。

  4. 主动回忆: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通过主动回忆方法,如做过去的考试题目和练习题。做过去的试卷问题的时候,我们会在脑子中搜索练习考试试题然后一个一个地过。这在我看来是学习并在考试中表现好的最有效方法,因为如果你积极地试图从你的头脑中把信息带到回答问题,很快这些知识就会深深地印在你的大脑里。

  5. 间隔重复:将主动回忆与间隔重复结合起来,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更有效地记忆。例如你将有一个生物学考试一个月后,你想每个星期在考试前的四个星期,尽可能多地做练习考试问题,这样你就可以分散学习,到考试的时候知识就像肌肉记忆一样了。

  6. 早起:建议早晨通常是没有干扰的深度工作的最佳时间。为什么说要早起呢,首先早上的时候一切都是很平静的,可以很容易地去深度工作,其次,早晨也是记忆的一个黄金时段,再者就是早晨的时候,我们的手机也不会那么频繁地震动,不会有特别多的通知来干扰你。所以,我觉得早起可以帮助集中注意力学习。

  7. 设定目标:不仅在学业上,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去设定一个目标。当然了,目标不能太离谱,这个大家自己判断一下,也不能太容易不然也不配称之为目标。我觉得这个目标是现在还达不到,但是通过努力是有机会达到的。通过设置目标,可以倒逼你去努力。此外,我还建议就是把目标切分成一些小目标,一步一步去完成。很多时候我们内心的驱动力都来源于我们的成就感,而我们这种内心的成就感往往不是来源于一个特别完美特别宏大的成功,而是在于每一个小的进步。每次我们记录到我们有所成就的时候,内心就会有欣喜之情,自然就更有动力去为之努力。

相关联系

  • 深度工作是由计算机科学教授卡尔·纽波特(Cal Newport)推广的一个概念,与视频所倡导的观点相吻合。其背后的理论可能根源于心理学概念,如米哈里·奇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心流”概念。

  • 间隔重复系统(SRS)与雷特纳系统相吻合,并在心理学中广泛研究,涉及遗忘曲线和间隔效应理论。

  • 最后,设定SMART目标(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时限)是管理科学中一个经过充分研究的领域。 我希望这个分解满足了你对详细、逻辑和严谨分析摘要的要求。

Continue Reading
All Articles
2023年10月20日
我想当个倾听者
讲述了作者的一个朋友在学校生活中的忙碌和人际关系的问题。作者使用了自己和朋友的经历来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越来越难正常进行的现象。作者认为,倾听者变少了,大家更倾向于成为讲述者,但讲述者又觉得自己不被理解。由于缺乏倾听者,许多人把情绪转移到内心。作者认为,互相分享和倾听的关系变得稀有,人们很难找到可以理解自己的倾听者。作者表达了自己想成为一个倾听者的愿望,但也意识到自己需要提高倾听的能力。最后,作者表示如果能有更多可靠的倾听者,每个人都会更开心,实现互相分享和倾诉的良性循环。
2023年12月22日
分享|为什么有些男人会犯家庭暴力?创伤和社会孤立可能起作用
家庭暴力在美国是一个重大问题,近半数的男性和女性在其浪漫关系中经历过某种形式的暴力、跟踪、心理伤害或胁迫。家庭暴力的发生率在美国人口中并不平均,年轻人、有色人种和LGBTQ+社区的受害率明显较高。家庭暴力的严重影响,如伤害、需要医疗护理、法律援助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更常由女性报告。该文章还探讨了家庭暴力的根源,表明儿童期的创伤和僵化的性别规范对此有重大影响。然而,保持成年后的支持性关系,以及采用考虑到创伤的压力管理技术,可以是有效的预防措施。为解决家庭暴力问题,关注调节压力和情绪的干预措施,可能有助于缓解施暴者的创伤和PTSD症状,使他们装备起更健康的压力应对模式。
© 2025 愚人哲
www.yrzhe.space